半月谈:AI速成公文实用不实用?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服务项目

半月谈:AI速成公文实用不实用?

2024-02-02 服务项目
  • 产品概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AI大模型在各垂直领域的应用日趋深入。近期,不少AI软件陆续推出了公文写作板块,或上线“公文版”,提供通知公告等法定公文,以及讲话稿、工作总结等事务性文书的写作生成服务。人工智能开始悄然影响公文写作等日常政务工作,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进入写作页面,输入标题或计划内容,选择所需文本长度,点击“一键生成”按钮,由AI自动生成初稿……短短十几秒,一篇格式标准、框架完整的通知便“炮制”而出。

  这是南京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今年4月推出的“AI公文写作工具”呈现的效果。公司官方称,该款工具预计可为工作报告、个人总结等事务文书的撰写节省70%时间,此外,还提供各类公文模板3万余条,供用户浏览下载。

  半月谈记者正常采访发现,眼下不少AI写作软件相继推出“公文版”,或内置相应板块功能。相较此前公文写作辅助软件主打素材金句、排版校对、模板搜索等功能,AI写作软件宣称可以自动生成公文,“无痛写作”模式吸引不少用户。

  供职于江西某事业单位的周华(化名)在撰写通知公告、工作总结时尝试使用过上述AI写作软件。在他看来,相关功能操作便捷,减轻了处理文字材料的重复性劳动,很适合撰写初稿。进入知乎、小红书等网络站点平台,传授如何用AI软件速成公文材料的经验帖不少。不少网友称:“再也用不着怕催材料了”“行政人的救星”“准点下班不是梦”。

  半月谈记者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AI写作软件上线不过数十天,就能收获几十万用户。马雁飞是一款公文写作软件开发企业创始人,他告诉半月谈记者,该公司产品面向党政干部、国企员工、中小学教师等有大量公文写作需求的人群。“AI模型基于大量公文语料训练,这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经验、能力不足导致写材料困难的在职人员,也可以为有大量材料写作需求的人提升工作效率。”

  AI写作软件效果好不好?半月谈记者找来多位有公文写作经验的地方干部,在阅读多篇示例文章后,受访者普遍表示,AI写作优点是条理清晰、主题明确,但内容失之笼统,语言相对僵硬,不贴合实际工作。

  “在目前体制内公文工作中,AI写作可应用的范围有限。”就职于广东某市级部门的一名公务员评价说,目前市面上的AI写作公文对于地方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全面、不准确,更不懂当地的新政策、新提法。“AI生成文章放之四海而皆准,缺乏吸睛点,难以满足领导要求的吸引力。”

  撰写政务材料,往往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支撑。“一些AI生成的公文看上去框架齐全,其实空无一物,没有实际内容。”上海一位基层干部表达了对AI公文写作的担忧,她认为尽管技术进步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但也可能会引起公文的“模板化”“八股化”,不利于改善文风,更有可能成为下级应付上级材料要求的工具。

  一些软件开发者则有不同看法。他们都以为,相比一步到位,AI写作软件定位更像工作秘书,通过与人的交互,帮助工作者发散思维、组织语言、优化结构,是技术与人共同完成公文写作。

  “AI的作用与其说是固化,不如说带来更多变化。”马雁飞认为,AI技术帮助工作者从繁杂重复的基础性写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在材料中发挥创造性,可以更加好平衡效率和质量。AI技术也能够最终靠自主学习,及时补充一些时政新闻、行业知识,不断丰富语料数据库,与既有模型形成互动。生成内容不贴合实际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有时候为了应付检查,一篇材料可能要整理出十几个不同的版本。”部分受访干部表示,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部分公文材料重复且繁琐,可以向AI写作寻求帮助。“相对于文学类的写作,公文写作套路化、模板化是其特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说,公文自身发展经历了由随意到套路化的过程,格式的目的是限定公文形式与内容,让审阅者一目了然。

  随着大模型写作在公文领域的深入,一些产品称其在法定性、事务性、规范性公文内容创作上的准确性、逻辑性、流畅性逐渐“接近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但受访干部表示,出于材料保密和工作规范考虑,使用AI进行公文写作的场景还十分有限,“一般只会在罗列提纲等部分场景下寻求AI的帮助”。一位央企总部公关部职员表示,愿意尝试AI公文写作,但因保密等原因AI尚不便提取本单位语料库,提高效率程度有限。

  半月谈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一些软件开始拓展政企业务,尝试与政府部门合作,将技术融入内部系统,提升写作效率。对于一些工具性、客观性较强的内容,一些政务部门也乐意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如深圳一区公安局应用AI写作,通过智能语义抽取警综系统的结构化信息,基于模板生成信息快报,有效提升警务内部信息传达效率。

  漆永祥认为,对于政务系统内一些简单直接的信息传递,如会议通知等,可以交给AI写作去完成,但人工智能的加入并不代表公文写作能力不再重要。“公文写作需要较强的分寸感和对象意识,这恰恰是AI写作力有不逮的。当AI承担更多基础性工作时,高超的写作能力和其背后的思考能力将更为稀缺。”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没有安全,遑论其他。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关键是力戒夸夸其谈,防止把制度仅仅挂在墙上、留在口头,而不落实在行动中。

  记者30日获悉,工业与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实施《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总的来看,《办法》突出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纵向联动”,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横向带动”的绿色制造标杆培育新机制。

  30日,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我国科学家在全球科学技术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的提高,国际科技界“朋友圈”越来越大。

  近日,记者见到了从北京回到江西的“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发明者熊大和博士。本科就读于江西冶金学院(今为江西理工大学)选矿专业的熊大和,大三时就大量阅读了关于选矿方面的中外文献。

  我国首座“四高”特长公路隧道全线日,我国首条集高寒、高海拔、高瓦斯、高硫化氢于一体的“四高”隧道——国道569曼德拉至大通公路祁连山2号隧道全线

  腔尾赣地巨龙是“中华恐龙之乡”赣州发现命名的第11种恐龙,此前还有斑嵴龙、中国赣南龙、中华虔州龙等属种。

  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主持研制的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2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财湖机场成功首飞。

  中国航发自主研制的AES100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整机结冰适航试验日前圆满完成,标志着涡轴发动机适航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科技赋能战斗力创新攻关——记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白晓颖

  初冬的一天下午,伴随嘹亮的军号,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白晓颖快步走进实验室,开始了紧张的科研攻关。

  近日,一男子乘坐山地轨道车喂鸡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火了。看着视频中主人公借助轨道车,“丝滑”穿梭于山间坡头,网友纷纷点赞:“省时又省力,新农人线

  “这个技术很有前景,不该‘藏’在实验室,要拿出来转化。”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黄广炎至今仍记得,柔性材料防爆样机研制出来后,时任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陈柏强在全校征集最新成果时说的这句线

  当今时代,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动力,而高校又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应用型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

  寒假来临,一些数字产品成为父母的“陪娃神器”,其中有不少打着智慧学习、智能学习旗号的数字设备。这些终端产品能否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让孩子过多暴露在屏幕前,对其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

  若患儿有发热症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退热贴、温水外敷和温水浴)。专家提醒,儿童呼吸道感染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愈后良好,少数会短期内加重,发展为肺炎或出现并发症。

  2023年2月开始,西藏濒危牛在云阳县重庆肉牛繁育场进行克隆胚胎移植。突破高原牛种克隆技术难题,项目组近期成功克隆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公牛各4头,保障濒危牛群公牛延续。

  29日上午,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财湖机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以氢内燃机为动力的通航飞机——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成功首飞。据了解,此次试飞的原型机搭载的是国内首款2.0升零排放增压直喷氢燃料内燃机,

  腊月的北京,天寒地冻,已经不适宜对遗址接着来进行发掘。于是,孙勐和同事们暂停了田野工作,转而忙着整理出土的文物。

  高校实验室里的“黑科技”如何在生产线上“大展身手”——聚焦高校新型制造业学科成果转化

  来自高校实验室的“黑科技”,如何更好地运用于生产线,提升产品性能、优化生产管理,在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中发挥“四两拨千斤”之妙用?

  寒假来临,一些数字产品成为父母的“陪娃神器”,其中有不少打着智慧学习、智能学习旗号的数字设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表示,航空发动机的防结冰设计和试验能力,既是发动机研制的核心技术,也是发动机通过适航取证必须攻克和掌握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