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⑭:移动网络时代河南省“70后”留守女性调查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⑭:移动网络时代河南省“70后”留守女性调查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⑭:移动网络时代河南省“70后”留守女性调查

  2024年1月9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持编撰的《河南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郑州发布。《报告》内容涉及民生建设、人口发展、社会治理、舆情应对、乡村发展、社会保障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增进民生福祉为主线,全面梳理了当前河南社会发展的形势特点、热点难点及问题挑战,并对2024年河南省主动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对策建议。为放大智库声音,增进民生福祉水平、促进社会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大河网学术中原对报告摘要刊发,敬请关注。

  今日刊发《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⑭:移动网络时代河南省“70后”留守女性调查》。

  “70后”留守女性的生平情景具有特殊性。伴随着移动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农村留守女性群体的生活世界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全方面了解河南留守女性群体生活世界的全貌,课题组于2023年启动问卷调查,共回收1309份有效问卷。基于上述问卷,本报告针对我省中年留守女性群体的生活状况、面临困境、对策建议展开论述。

  消费习惯与娱乐方式发生了变迁。在移动网络的影响下,我省中年留守女性接触互联网信息的比例明显地增加,消费习惯有了明显变化,网络消费意愿慢慢地加强。调查数据表明,在1309名受访者中,有网上购物习惯的有802人,占比61.27%。网购的内容最重要的包含日用(60.47%)和衣服(21.32%)。网络购物由于其便利性和多样性,已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为日常消费提供了诸多选择,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高了生活品质。这种新的消费模式体现了留守女性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和接受。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女性的娱乐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智能手机普及之前,留守女性主要的娱乐方式是看电视(65.24%)、聊天(60.96%)。智能手机普及之后,玩手机成为该群体最主要的娱乐方式(62.41%),看电视(47.29%)、聊天(41.56%)则退居其次。

  社交圈有所拓展,社交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移动网络时代,我省中年留守女性的社交圈有所拓展。随着网络的普及,留守女性通过社会化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获得了与外界沟通的新途径。微信群内的互动使共同生活的亲属和亲朋好友之间能够打破时空阻隔,实现即时沟通和信息、情感的交流。通过移动网络,留守女性的交往圈子在继续扩展,与亲戚、朋友的交流方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微信聊天、视频互动等成为她们生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智能手机、微信群也是留守女性寻找兼职的重要途经。实地调研发现,以往留守女性想要“打短工”,一定要通过熟人、邻里进行打听,费时费力。而村务沟通群、亲友群等微信群的建立使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得都变得更便利和快捷,留守女性能够最终靠关注不同微信群中的信息而获得在附近务工的机会。

  多数留守女性需要承担家庭的主要照料责任。对于子女已经成家的留守女性而言,除家庭日常工作与农活,还需要承担帮助照看孙辈的责任。通过对农村留守女性特点的分析发现,履行照料责任成为中年妇女留守在家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受访者中约三成(29.26%)的留守女性的子女已经成家。其中,子女已婚已育者为383人,已婚未育的有102人,占比7.79%;子女未婚未育的有824人,占比62.95%。在383户子女已婚已育家庭中,有69.97%的留守女性表示,她们需要帮子女带孩子。这充分说明,当前情况下农村女性依然是家庭照顾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尤其是“70后”留守女性群体,随着生命周期的推移,留守女性前半生大都在履行家庭照顾的责任。

  就业机会较少,家庭经济压力大。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的制约和技能培训的缺乏,导致留守女性往往只能从事低收入和低技能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留守女性可选择的就业机会较少,由此导致她们缺乏固定的收入来源。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超过一半(50.2%)的“70后”留守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22.77%的受访者家庭人均收入在10000-20000元。同时,留守在家的女性往往需要兼顾多重责任,包括照顾老人、儿童教育、零工兼职、家务农活,“身兼数职”导致留守女性难以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同时影响到留守女性的能力提升及家庭的可持续发展。

  过重的家庭责任影响到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由于丈夫的缺席,留守女性独自承担起了农业生产、子女抚育、老人赡养等家庭责任,过重的家庭责任会加重她们的心理负担及生存困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将近两成的收房的人说“常常会出现无助、难受、孤单”的消极情绪,62.64%的人“偶尔出现消极情绪”,仅有18.49%的人表示“从未出现”消极情绪。长期的孤独和过重的家庭责任都可能增加留守女性的心理上的压力,由此导致少部分人出现抑郁、焦虑以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她们的个人生活境遇,还可能会影响家庭和子女的未来发展。

  与丈夫的情感交流频率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近七成(67.69%)的收房的人说“经常与丈夫联系”,19.86%的收房的人说“有时联系丈夫”。通与丈夫联系较多的留守女性主要是利用微信与其分享日常生活,正是在与丈夫日常的信息交流与过程中,两口子之间的婚姻关系得以维系,情感关系也得以巩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和丈夫联系频繁的留守女性经常生病的概率显而易见地下降,有36.91%的收房的人说自己“基本不生病”。反之,与丈夫“不经常联系”的留守女性,觉得自身“很好,基本不生病”的比率仅为8.7%,同时“经常生病”的概率显著增加(19.57%)。可见,与丈夫的联系频率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女性的身体健康。

  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就业支持。一方面,开展针对留守女性的免费或低成本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她们提升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相关培训课程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留守女性的需求和特征。另一方面,为留守女性提供灵活的就业创业支持。通过提供、就业培训和市场准入支持,鼓励留守女性自主创业和自主发展,帮助她们灵活就业。同时,加大对于农村“扶贫车间”的支持力度,充分的发挥扶贫车间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留守女性就业方面的功能。

  呼唤社会关爱,发挥公益力量。首先,借助媒体的传播力量,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正向宣传,改变社会大众对留守女性的刻板印象,提高社会各界对留守女性群体的关注。其次,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力量,关注留守女性群体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建议定期开展医疗下乡服务,对留守女性群体开展健康体检和义诊服务,改善留守女性的身心健康状况,提升留守女性的健康意识。同时,建议公益组织针对留守女性开设公益项目及心理咨询专线,帮助留守女性应对心理压力和生活困境,提供适当的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

  发挥乡镇社工站与村民委员会的力量,助力女性能力提升。乡镇社工站是当前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另外一重力量。充分的发挥乡镇社工资源链接的作用,帮助留守妇女建立互助团体,提高她们的自信心与社会参与度。此外,还可以组建志愿者团队定期探访家庭困难的留守女性,为她们提供日常生活援助。此外,充分的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为社会组织、公益团队下乡提供便利条件;联合乡镇社工站及志愿者团体,在农村开展各类活动,为包括留守女性在内的“三留守”人员提供服务与支持。

  ·河南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报告(2024)①:2023—2024年河南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④:河南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⑤:多元共治视角下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 ——以郑州市高新区紫锦社区为例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⑥:河南省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⑦: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及问题研究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⑧:2023年河南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⑪: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的河南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⑬:河南省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的实践探索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