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发展策略探讨

移动网络发展策略探讨

  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和兴起,是网络产业与电信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物。互联网、移动网络的融合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移动互联网融合了互联网的连接功能、无线移动功能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计算功能,并呈现出数字化和IP化的发展特点。数字化提供了统一的数字表述格式,IP化则提供了统一的数据联通格式,以此为前提,网络的通讯和数据的来源都变得相对简单,这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变革。产业技术融合将给用户一种全新的“超媒体”体验,即个人计算、个人通信和个人控制,从而带给用户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对于移动网络的定义,业界比较统一。在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兴通信公司在《移动网络技术发展白皮书》中给出的定义:

  “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通过通信网络接入网络。广义一些的定义是指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以无线的方式通过种种网络(W-LANWiMAXGPRSCDMA等)接入互联网”。

  WAP论坛给出的定义是:移动网络是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通过种种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本文采用的是WAP论坛的定义,将移动互联网理解为最广义的概念,文中传统互联网指的是传统的固定互联网。

  根据艾瑞市场咨询公司的报告,2006年我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为33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0%。据该公司预测,我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未来三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06-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30.7%,2010年其市场规模将高达940亿元。

  在无线互联网领域,根据CNNIC的报告,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WAP用户数约为4430万户,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WAP网页数量约为2.6亿,网页字节数约为800GB,移动互联网产业已初具规模,其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临界点即将到来。

  移动互联网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瓶颈问题,诸如手机智能终端普及程度不高、功能尚不究善,手机上网速度偏低、资费偏高,“杀手级”应用始终匮乏等都制约着移动网络的发展,数以亿计的用户面对现有的移动网络基础架构继续保持着沉默。随着3G脚步的临近,移动互联网亟需打破僵局,跨越新业务发展初期的裂谷,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并增强业务粘性。

  从用户接受度来看,移动互联网在亚太地区有较好的用户基础和发展土壤。2005年,约有20%的亚太地区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过手机上网功能,相比2004年增长了4倍,用户对手机上网的接受度非常高。走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前端的日本市场,到2006年底,有9960万人利用移动装置访问互联网,约占日本人口的3/5。根据Nokia企业内部统计数据,通过手机内置的诺基亚行网站访问的用户日趋增多,其中全球访问量有五成是来自中国。而CNNIC最新调查数据也显示:在现有手机上网用户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一年之内的新增用户。由此可见,国内花了钱的人新的事物,特别是手机上网具有更高的接受度和更多的绝对需求。

  传统互联网时代多采用信息推送模式,覆盖广泛但针对性差,缺乏对用户的甄别,目前的广告即停留在该阶段。随着移动搜索等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将采用拉取信息模式,即用户根据需要主动从信源查找信息,但这样的形式仍有一定弊端:及时性差,且对用户个人信息检索能力要求高。在移动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建立在多媒体传播平台上的移动互联网超媒体时代,将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以推拉结合模式既保障快速供给,又通过及时疏理、分类,为用户更好的提供贴身式服务,这将是移动网络传播理念的新突破。

  此外,在未来3G时代,Web2.0将进入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的以新闻门户网络站点平台为中心的信息发布模式,催生出“个人媒体”,实现个体制造信息、个体发布、个体传播,并扩散到尽可能多的其他个体。Web2.0的核心思想是SNS社会化网络,其理念是充分的利用“六度空间理论”增加人与人间的粘性,继而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依赖。用户按照“人一人”对话模式,成为信息制造的中心,拥有更多点对点传递信息渠道。目前,Web2.0正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理念,相信其未来在移动网络的运用必将带来信息收发模式的新变革。

  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应用最重要的包含图铃下载、新闻,IM聊天、校友录电子邮件等,其中图铃下载占到了50%以上。从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发展的新趋势看,正由传统的标准化沟通需求及信息浏览需求向个性化、差异化、互动性的需求演进。其中,移动IM,移动游戏、移动搜索、移动广告和手机邮箱等业务的发展前途较被看好,有望成为移动网络跨越壁垒的先行军。

  移动IM作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核心和集成平台,具有整合推动作用,故应着重关注移动即时通讯类业务发展,给予其更多业务整合功能,为用户更好的提供综合娱乐信息和商务解决方案,增加用户粘性。

  从整体趋势来看,移动网络应针对用户个性化、差异化、互动性的需求发展,借鉴Web2.0的理念,结合移动终端的私密性和专属性,将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与应用推向一个新阶段。

  互联网公司凭借独特的内容和产品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逐渐趋于强势,有从后向收费向前向收费转移的倾向。以苹果公司的iPhone为例,iPhone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定义了新一代手机所应拥有的外形、功能和手感。iPhone的成功使得苹果超越了传统手机生产厂商,也赢得了价值链中的更高地位。这对于传统的电信运营模式和市场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

  除苹果外,微软Google等互联网巨头也正摩拳擦掌,稳步推进其移动网络发展的策略。目前,微软在已确定的五大战略方向中移动网络已成为其重要战略目标,并将采用终端切入方式进入该市场。随着Fone+项目的研发成功,用户可通过手机蓝牙WiFi连接到电视机,实现打电话、上网、听音乐、看视频、收发邮件、文件处理等功能。谷歌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的邵加胎是集手机、手机app和手机广告网络电话于一体的产品,通过开发低价操作系统为用户在微软Windows Mobile系统之外提供一个新选择。谷歌的GPhone计划本质是通过终端切入移动网络市场,重点发展其手机在线搜索业务。

  综合主流互联网公司的策咯其切入移动网络的主要思路是自主开发移动智能终端,并在终端中内置其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提高用户粘性,从而在产业价值链中分得更多份额。

  面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跨行业竟争和移动网络发展,移动运营商需及时应对,把握价值链主动权,引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健康发展。具体来说,运营商通过构建用户数据库,可开展个性化业务营销,或向后向收费方式发展来拓展商务模式。由于每部手机都能提供精确的用户个人信息,及时依据这一些信息并结合用户的终端使用习惯和偏好进行业务匹配和加载,可较好地改善用户体验。

  高质量、广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给予了运营商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庞大的用户资源使其能够充分理解用户行为、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并掌控价值链中涉及用户层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移动网络的发展,运营商应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对用户进行业务引导,通过跨行业的有效合作,大力推广相关配套业务,积极推动娱乐、信息和商务类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综合发展。其业务策略应关注以下几点

  随着传统网络上的信息、娱乐、商务等业务向移动网络上的进一步移植,移动互联产业的价值链日益延伸,故移动运营商明确其价值链定位就显得很关键。

  对于价值链中的定位,移动运营商应从自身的核心优势出发,强化用户接触层面的优势地位,寻找价值链各环节最强的合作伙伴,打造合作共赢的和谐产业ECO。重点掌控与客户非间接接触的关键环节,包括客户入口一接入门户,客户体验环境一业务平台,客户体验的载体一终端。移动运营商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使其顺利接入门户,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使之有条件占据业务平台。同时,凭借对网络、门户、平台的控制力,可进一步强化对终端的影响力,以此来实现对关键价值控制点的良好掌控。

  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继承但又区别于传统互联网,两网业务将长期共存,相互促进。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方面,我国移动运营商应充分借鉴国外运营商经验,实现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的良性循环发展。

  韩国SKT采用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共同推进的方法,使得用户两网间过渡更为自然平滑。SKT有自已的有线无线多媒体网络站点平台NATE。其中,NATE的有线版已成长为韩国顶级门户网站,NATE的无线版为无线数据业务的推广提供了良好平台。有线、无线n及游戏门户GXG被整合进NATE平台,使用户享受的内容和服务日益丰富。2006年第一季度,NATE贡献的收入为3.67的亿美元,占整个无线互联网收入的半数以上。

  有线和无线互联网同时发展是移动网络普及阶段的明智之举。从用户覆盖角度看,“双模”服务和产品可同时面对两网全用户,实现两个用户群的“联通”。从自身业务看,有线、无线的互补能最大限度利用资源,便于数据业务在有线、无线领域的全面发展。我国移动运营商应通过开发两网融合应用来扩展移动互联产业的受众面。

  根据《全球财经观察》2007年的3G业务调研结果,34%的被调查者认为,商务移动服务应作为主打项目。一项来自诺基亚的调查也显示,绝大多数企业中都存在着“隐藏的移动员工”,这让我们正真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商务应用层面的内在潜力。

  具体到公司运营层面分析,企业在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上对移动网络的商务应用有着旺盛的需求。如惠普公司用移动商务技术管理调度上门服务工程师,可口可乐使用移动商务技术采集一线销售数据,中国银行为收款入提供温馨实用的短信提醒等。应该说,未来移动带宽的提升将极大地激发潜在的移动商务需求,在3G或B3G时代,移动互联网商务应用这个金矿将逐渐被开发出来。

  虽然目前产业链各方的积极性很高,但移动互联网商务应用发展的基础环境仍不究善,比如用户的认知、寻址方式、终端功能的限制、移动的支付环境和RFID应用环境等基础要素都存在欠缺。因此,有必要依靠行业力量共同推进移动网络的商务应用,并以此为爆破点,带动移动网络业务的全面发展。

  随着Web2.0和移动宽带技术的发展,客户的真实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性要求将越来越显性化,移动运营商需要出示差异化、一站式的内容与服务来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的发展。但这样的一个过程定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现存业务在巳有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增加互动性模块。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应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关注用户体验及其需求的发展变化,创新业务运营模式,提井业务体验和客户价值。在具体业务发展方面,应增强信息化产品功能,结合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加入互动性元素来提高业务的吸引力和对客户的粘性。主打特色业务,提供用户线上交流的平台,以提高用户粘性。同时,应充分的利用手机号码专属性的优势,做到用户网上虚拟名称与手机号码的对应,逐步推进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为移动网络商务领域的发展打造健康的机制保障,促进产业价值链的良性循环。